作者王方银案例简介:张某男与王某女曾于2016年1月建立起恋爱关系,双方恋爱不久便租赁房屋共同居住、共同生活。恋爱期间,感情深厚,经济上也不分你我,彼此信任,共享财富,相互之间均有资金往来。二人后因性格不合,于2017年5月分手。转眼来到三年后,张某男起诉王某女归还借款10万元。其陈述的事实是,恋爱期间,王某女向张某男通过微信陆续借款多笔,合计10万余元,在证据方面仅有聊天记录、微信转账记录。本案【查看详细】
(一)基本案情 2012年原告周某与被告张某登记结婚,婚后生育一女一子。2017年7月,张某提起与周某离婚之诉,经法院主持调解离婚,调解书,主要内容为,双方自愿离婚,张某一次性给付周某某人民币100000元,双方互不再追究。而2014年5月,张某与案外某女生育一女。周某诉称离婚后才发现此事,现起诉要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。【查看详细】
据民政部统计,从2003年开始,中国离婚数量已经连续十余年增长,这期间,近十年间,增长幅度更加明显。以去年为例,2017年中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.4万对,其中,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70.4万对,法院判决、调解离婚66.9万对。一年内,400多万个中国家庭宣告解散,而离婚的影响则要波及当事双方更多的家庭,社会“最小单位”的不稳定,越发成为一个受到舆论关注的大问题。【查看详细】
2018年1月20日,陕西榆林定边县法院就该院判决书“早产门”事件作出回应,称系笔误所致,原本该再审判决书落款日期应为12月29日,办案人员误写为11月29日,导致判决书上的落款时间早于庭审结束时间。 此回应一出,加之判决本身便显荒谬,网上质疑不断,类似“反正什么都是法院说了算”,“天高皇帝远,民少相公多呗”的言论铺【查看详细】
委托人张某与前夫李某于2001年1月17日登记结婚,后因性格不合,感情破裂,经双方协商一致,于2013年9月22日签署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手续。在离婚协议中,二人仅对房屋、家具、家电及银行存款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约定。 2017年3月,张某偶然得知,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尚有夫妻共同财产若干被李某隐匿。张某遂委托本所专业婚姻律师团队介入处理。本所律师介入后,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,最终锁【查看详细】
《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年》的数据分析表明,截止2008年底,中国0-18岁儿童总数为2.78亿人,其中弱势儿童群体数量中,孤儿人数从2005年的57.4万上升至2010年的71.2万,五年增长率约24%;残疾儿童共504.3万;农村留守儿童共计5800万。而《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年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工艺研究院发布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央出台与儿童【查看详细】